最新消息

2023-07-25
顛簸的房市正義/ 政府帶頭 興建大量社宅
高房價與保障民眾居住權是兩件事,民眾要的是租得起、買得起房,政府要做的就是廣建社會住宅,及提供租金、購屋補貼;新加坡的組屋(社宅)占所有住宅供給達八成,成效卓著,相關住宅政策值得台灣借鏡。

 

新加坡社宅,台灣能參考嗎?這個問題,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八年前的談話,一句「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,新加坡卻可買房成婚」,引起台灣社會很多討論,許多網友認為「一語直戳痛點」。專家指出,新加坡社宅模式確有可借鏡之處,政府是最大地主,若每年能持續推出社宅,供給量能就能穩定,關鍵是政府要不要做、怎麼做?

 

據社宅推動聯盟資料顯示,台灣社宅占住宅供給量僅0.8%,反觀香港高達30%、荷蘭29%、奧地利24%、丹麥21%、英國和瑞典17%、法國16%、芬蘭11%,南韓6.3%、日本5%、德國3%。台灣社宅供給明顯不足。
 

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,社會住宅是政府提供房屋,以低租金出租或低房價出售予民眾,以保障人民居住權益。新加坡的組屋制度,屬廣義社宅,類似我國地上權住宅,走賣斷模式。

 

何世昌強調,新加坡組屋占全國住宅存量高達八成,二成為私宅;新加坡組屋能收到成效,背後是一套完整的社宅制度,而這套制度則建立在國家設置的「購屋公積金」去運作。

 

他舉例,每位星國公民依年齡、族群之差異,公民與雇主每月要按薪資比例提撥至公積金;此外,新加坡政府還同步搭配穩定投資收益挹注、優惠利率以及賦稅減免、公積金補貼等方式,讓公積金內的錢累積得更快速、降低公民購屋負擔。

 

何世昌指出,新加坡組屋分為兩種,一種是政府每年提供全新組屋,但每位國民一生只有一次申購機會。另一種則是二手組屋,民眾可在限制範圍內買賣。以「首購族家庭」來說,若購買總價約新台幣1,000萬元的三房式,相當台灣兩房一廳,二手轉售組屋,今年起購屋公積金津貼加碼至8萬星元,再加上「額外安居津貼」上限8萬星元,以及「近居購屋津貼」上限為3萬星元,補貼總金額上限共為19萬星元(約新台幣437萬元),購屋族扣掉補貼後,總價約新台幣1,000萬元購屋款只剩500餘萬元。

 

何世昌強調,不管買房或租屋,都能申請公積金補貼,補貼方式視單身、夫妻兩人、單親、孕兒,甚至近父母家等多種不同類型予以補貼;但若要買政府開放認購的全新組屋,一生只有一次機會。

 

近期,新加坡政府擬在新民路推出總戶數約1,000戶的新組屋,新組屋為四房式產品,相當台灣三房一廳,售價為52.5萬~65萬星元(約新台幣1,208萬~1,495萬元),擁有地上權99年;是當地二手組屋四房式產品轉售價約60萬~75萬星元(約新台幣1,380~1,725萬元)的88折左右。

 

若看台灣,何世昌表示,以內湖新建案來說,三房產品總價約需3,800萬元,以每坪95萬元概算,相較之下,新加坡的新民路組屋為台灣新建案的三、四折。且據CEIC資料顯示,2022年12月新加坡國民平均月收入約4,774美元,約14.32萬元。即使這樣,還是被當地居民嫌貴,甚至批評政府帶頭炒房。

 

不過,他強調,台、星國情不同,組屋制度難照抄。我國若要求民間企業每月為員工提撥逾10%薪資至公積金中,難度頗高,且若單獨為青年設置公積金,恐推升青年失業率。

 

若由中央政府帶頭大量提供社會住宅,建立固定財源支持社宅的模式,並鼓勵民間企業參與或興建地上權國宅,是比較合理的方式。

 

 

 

新加坡新台幣
 
 
圖片


上一則   |   回上頁   |   下一則